十二音调性音乐理论的研究
作者: 杨歌  日期:2016-04-07 来源 :四川音乐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循环音集 乔治·玻尔 轴音二元素和弦 十二音调性 
描述:研究,分析出其严密的音高组织方式以及高度赋予逻辑的内部结构力,作曲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音高材料进行驾驭与控制,使其作品内部结构力既赋予逻辑性又展现出自由化的特点,始终以探索性的方式去获得新的音高组织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新的音乐技法拓展道路。“十二音调性”属于无调性音乐范畴,因此它具备了无调性音乐的总体特征,笔者试图将它与勋伯格的十二音序列做比较,意图在于将十二音调性与十二音序列放在平等的地位看待,这样就能够避免用主流的风格来描述这一时期的作曲技法与音乐特征。在这复杂的音乐技法时代,我们要用客观的态度来认识与了解这些风格流派,尽量做到不偏不倚。然而从玻尔对“十二音调性”的命名又能看出,玻尔将这一理论紧密与传统调性联系起来,认为无调性中的音高关系仍然存在“调性”,由此看出玻尔在和声思维上还是与传统调性有共通之处,笔者也将十二音调性与传统调性在音高组织方式上作比较。本为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着重梳理十二音调性的结构框架,这一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节为十二音调性的理论前提,第二章节是对十二音调性理论中基本概念的解读,第三章节详细阐述三种调性及转调方式,第四章节介绍和声进行,第五章是笔者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个章节:和值与差值音阶的制作方式。第二部分笔者将十二音调性与调性音乐以及十二音序列音乐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表现出它们在音高组织方式上的异同,从而体现十二音调性作为后调性音乐理论的价值所在。
当代音乐理论期刊出版形式研究
作者: 聂会佳  日期:2016-04-07 来源 :河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当代音乐理论期刊出版形式研究
反思意识下的探索与创见:“兴城会议”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研究
作者: 徐伟娜  日期:2016-04-07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当代音乐 基础理论建设 探索与创见 反思和批判精神 
描述:时还对中国当代音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观念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战略问题”的讨论,“主体性”意识的讨论和“欧洲中心论”问题的讨论。本文以“兴城会议”为研究对象,围绕此次会议召开所涉及的议题、理论探索与创见以及会议所具有的反思和批判精神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会议前后理论界的相关学术反应进行总体观察,力求在此基础上探寻此次会议对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论苏联音乐思想对中国音乐理论的影响:1950年代中国音乐理论中的苏联话语
作者: 李峰  日期:2016-04-07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国音乐美学 苏联音乐思想 中国音乐批评 
描述:,尤其是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前,苏共中央的文化政策始终是以不同程度干摄与左右着中国音乐的发展,而一贯坚持的音乐理念就是音乐创作必须为无产阶级工农兵服务,反对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音乐;音乐内容须展现积极的、乐观的、进步的、革命的现实主义音乐题材,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与政治生活,诸如对无产阶级革命与领袖、社会主义建设的讴歌颂扬等等;倡导古典主义传统音乐与标题音乐的音乐形式,排斥代表资本主义的形式主义音乐、无标题纯音乐与自然主义音乐;强调民族风格音乐的发展,反对音乐的世界主义,立足民族特色来以谋求国际意义。由此就形成了这一时期独具鲜明个性的苏联音乐思想,而这一音乐思想也就对当时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社会主义阵营下的一些国家,而中国就是受这一音乐思想影响的较为明显与深远的国家之一。1949年12月22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表现出中国在外交政策上“一边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不仅在政治、经济的发展模式上效法苏联,而且苏共对文化尤其音乐文化的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建国后中共对音乐发展道路的思考,从而制定出一系列方针政策来确保音乐文化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发展而免遭资本主义形式主义的侵蚀与毒害,这一举动对新中国成立后音乐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音乐思想领域例如音乐美学、音乐批评这两个显示音乐思想观念的领域所受影响更是可见一斑,从而在音乐的实践领域就产生了与之相应的反映,于是1950年代的中国音乐理论便深深地印上了苏联音乐思想的烙印,苏联音乐话语在中国音乐理论中的大量充斥与频频出现成为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理论建设的显著特征之一。但中国对苏联音乐思想的接受并非囫囵吞枣式的继承,而以中国音乐发展自身的水平与文化氛围为基础,与苏联音乐思想不同的是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并对其中的有些概念的理解与苏联方面也所不同,突出了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理论发展的鲜明特色。全文是由绪论、结语和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从宏观上阐述苏联音乐思想,即苏联音乐权力话语的四大典型特征的内容:音乐的人民性与阶级性、对资产阶级音乐与形式主义的批判、对民族音乐风格和古典音乐传统继承的强调以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第二章讲的是上述苏联音乐思想对中国1950年代音乐美学的影响,侧重于对中国这一时期在社会主义音乐美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对苏联音乐话语向本国的转移;第三章讲的是苏联音乐思想对中国1950年代音乐批判的影响,如果将第二章看作是音乐理论层面的论述,而这一章可以看作是中国音乐对引入理论进行探讨、吸收与运用的实践层面的阐述。由此来探究中国1950年代在音乐理论上受苏联音乐权力话语的影响印迹所在。
复调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关于中国当代复调音乐理论研究和创作分析
作者: 周文婕  日期:2016-04-07 来源 :上海音乐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创作实践 中国复调理论研究 中国当代音乐 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复调思维 
描述:际的艺术创作中对复调音乐形态和技术手法的创新突破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本学位论文由引言、第一、二、三章及结语等五个部分组成。在引言中,概括介绍了复调思维随着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种种改革与变迁,在各个时期的音乐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形式上所产生的变化,以及我国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对于复调思维及其表现形态问题的研究状况。论文主体为第一、二、三章。在第一章中,对复调思维在西方现代音乐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说明,以作为我国复调音乐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坐标与参照;在第二章,论文对我国有关复调思维理论及其表现形态研究的主要论著进行了梳理与述要;而第三章则按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以来的十余年这两个阶段,对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中复调音乐表现形态与技法特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和论述,以期能从中解读复调音乐理论研究、复调思维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和学术意义。在结语部分,作者提出,本学位论文通过对复调思维在西方现代音乐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的概略介绍、总结,和我国近三十年来复调思维与形态研究重要文献的归纳整理,以及对大量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创作实例的分析研究,充分论证了复调思维及其丰富的表现形态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发挥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作用,因此,希望这一问题能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大家共同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并以此促进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
在兴德米特音乐理论的基础上论“和声力”与“旋律力”及其实际运用
作者: 石萌  日期:2016-04-07 来源 :西安音乐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旋律力 兴德米特 作曲技法 和声力 
描述:于“和声力”与“旋律力”的问题。本论文在实际音乐作品分析中,不但会选择兴德米特自己的作品,还会选择兴德米特所处时代其他音乐家的作品,甚至还选择一些当代的中国作品进行分析,用来支撑本论文所提到的关于“和声力”与“旋律力”的问题,并进一步总结出兴德米特的《作曲技法》的实用价值、意义以及对中国作品甚至是对中国五声调式创作上的影响。
《溪山琴况》“和淡清雅”探赜:浅论徐上瀛的音乐理论及美学思想
作者: 周慧  日期:2016-04-07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溪山琴况》 
描述:音乐理论及其美学思想。论文分七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古琴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发展和地位、关于徐上瀛与《溪山琴况》的简介以及“和淡清雅”四况在《溪山琴况》中的重要性、论文的结构和所用文献由来。第一章,论“和”,主要对“和”的文本内涵、“和”对儒家音乐审美观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和”况与诸况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出了“和”况的重要地位,以及儒家音乐审美思想对《溪山琴况》的重要影响。第二章,论“淡”,主要对“淡”况的文本内涵、其对道家音乐审美观的继承与发展以及“淡”况与诸况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道家思想对《溪山琴况》的重要影响以及“淡”况在古琴艺术中的元音地位。第三章,论“清”,通过对“清”况的文本内涵、“清”在音乐史上的流变和秉承以及“清”况与诸况的关系三个部分的分析,揭示出“清”是古琴艺术的重要审美风格及其在《溪山琴况》中的重要地位。第四章,论“雅”,通过对“雅”况文本内涵、“雅”作为审美范畴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发展历程以及“雅”与诸况的关系的分析,阐述了“雅”是雅乐古琴不可或缺的审美风格。第五章,主要是《溪山琴况》审美意境的分析,说明《溪山琴况》审美意境的具体表现途径。最后,结语部分通过对以上各章节的梳理,总结出《溪山琴况》是以儒道思想为哲学基础的琴学巨著,概括其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和意义。“和淡清雅”四况在《溪山琴况》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其对中国音乐史和中国美学史的重要影响。
20世纪80与90年代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发展
作者: 陈诺  日期:2016-04-07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复调音乐 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 音乐教学 
描述:20世纪80与90年代,在改革开放与中外音乐文化的不断交流与对话中,中国复调音乐理论迎来了一段其自身发展史上最为活跃的黄金期,不但在专著教材及学术论文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还在与复调音乐教学与创作实践的相互促进中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发展并日趋走向成熟。本文
新世纪以来的琵琶音乐理论文献研究(2001-2013):以音乐类重要学术期刊为例
作者: 张一方  日期:2016-04-07 来源 :武汉音乐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新世纪 回顾 综述 理论文献 琵琶 
描述::其一为近13年来的发文概况;其二为分析近13年间各方面的学术成就;其三为思考与建议。近13年以来的琵琶音乐理论文献对于当今琵琶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填补了不少有关琵琶新作品,新技法等理论研究的空白,而且还产生了一些“范式创新”的学术成果。本文就近13年来琵琶音乐理论文献研究所具有的学术进展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予以初步阐释。
序列音乐在中国——20世纪80至90年代序列音乐理论研究
作者: 邓海梅  日期:2016-04-07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作品分析 文化内涵 序列音乐 学术价值 音乐观念 
描述: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力图对国内序列音乐的研究状况进行专题研究和深入的剖析。笔者认为,国内80至90年代的序列音乐研究相比80年代以前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 本文对20世纪80至90年代序列音乐的研究由绪论、三个章节以及结论组成。在绪论中笔者针对国内序列音乐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的简要的梳理,提出了本文中“序列音乐”所包括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一章着重介绍了序列音乐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脉络、序列音乐的传入以及国内音乐的发展概况。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笔者从五个方面研究了序列音乐在国内的研究状况,并及时地做出了评价与总结。这五个方面分别是:国内翻译序列音乐的文章及著作;对序列音乐理论的研究;序列音乐传入后,国内音乐观念的碰撞;国内序列音乐创作的尝试以及国内对序列音乐作品分析的研究。在第六节中,在前一阶段地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内对序列音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总结与思考。在本文的最后一章中,基于前面的研究,总结了90年代之后序列音乐的发展现状以及由此引起的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与问题。 笔者在对序列音乐研究的这些方面进行回顾、梳理的基础上加以评析,从而进一步把握序列音乐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及历史脉络,总结前人成功经验和理论成果,分析其蕴涵的学术价值以及不足之处。并且笔者希望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对学术研究的不足加以反思,以重新唤起国内音乐界对其理论与创作的关注与重视。希望本人的研究能为音乐理论研究及创作的发展提供一点启示和帮助。
< 1 2 ... 106 107 108
Rss订阅